思索

[sī suǒ]
汉语词汇
收藏
0有用+1
0
思索,汉语词语,拼音为sī suǒ,意思是反复思考探索,出自《荀子·劝学》。
中文名
思索
拼    音
sī suǒ
解    释
反复思考探索
出    处
《荀子·劝学》

释义

播报
编辑
思考探求。

出处

播报
编辑
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故诵数以贯之,思索以通之。” 杨倞 注:“思求其意也。” [2]

例句

播报
编辑
王充 《论衡·异虚》:“ 高宗 恐骇,侧身而行道,思索先王之政。”
《宋史·儒林传二·周尧卿》:“为学不专於传注,问辨思索,以通为期。”
明 凌濛初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提起笔来,毫不思索,一挥而就 [3]
李渔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词采》:“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:借典核以明博雅,假脂粉以见风姿,取现成以免思索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七回:“ 侍书 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,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。”
巴金 《“最后的时刻”》:“他的面容安静而严肃,一位伟大人物在思索自己的国家、人民和人类的光明的未来。” [1]
给家乡孩子的信》作者巴金在文中写道:“我思索,我追求,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与享受。”